范文大全 导航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多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浏览:31002022-04-26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多元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元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主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各方面的协调能力等。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要确保信息技术教育在新型人才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探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方法。下面我就谈谈我的课堂点滴。

  一、类比式教学--化抽象为形象。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许多专用的电脑术语,这对于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往往是比较困难,教学效果不是很了理想。但是教师如果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学生学生年龄的特点 ,适当的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的语言来启发他们,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低年级的学会开机、关机这课的时候,我会请他们把爱睡懒觉的电脑叫醒,如此童趣的语言相信很受孩子的欢迎。把新建的文件夹比成是自己的书包,每样属于自己的东西都要放好在书包里。避开抽象、枯燥的理论说教,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学生能很轻易的理解老师讲解的意思,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二、游戏式教学--化复杂为简单。

  由于小学生将注意力保持在同一事物上的时间比较短,例如:在指法练习的时候如果用单一的练习方式,只能让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在实践中,我们整合了多种指法练习软件,使用儿童化、游戏的方式,从多个角度训练学生的指法,如:“打飞碟”软件要求学生以正确的击键来打落飞碟;“拼单词”软件和英语学科整合,要求学生根据提示正确拼出英语单词;“金山打字通”更是有较多的游戏供选择--“青蛙跳河”、“警察抓小偷”等。这些软件一般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巩固指法。

  学习任何一种技能,光练习不使用,不仅不能体现技能的价值,也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当学生的指法练习达到比较熟练的程度,我们开始让学生学习使用微软拼音输入法练习输入汉字。开始时,让学生一节课只输入同样的一句话,把这句话的输入练习得非常熟练,达到盲打的程度。经过三四课时的练习,再开始使用网络讨论软件,展开一些网络讨论,话题诸如:你熟悉的城市、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等。学生饶有兴趣地和伙伴展开网络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但增长了知识,指法技能更是大大得到了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别授予“打字小能手”、“打字高手”和“弹指神功手”等荣誉称号。

  三、互动式教学--化负担为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不少同学已经早早完成了任务,不在安份于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了,这时候如果教师视而不见的话,就很容易打乱整个课堂教学秩序,影响了正常的教学。于是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很强的表现欲望,“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成果。

  例如:对于教学内容比较简单的课文,我先让学生自学,动手操作,把很快完成任务的学生编到一组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组员评价、补充,然后大加表扬这些学生,再聘请这些“佼佼者”当小老师担任其他组的组长,负责帮助本组成员,以便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基础很差的学生。这样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增强了小老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信息能力,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既增强了其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又培养了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获得的过程。学生们都盼望着自己能早日当上小组长,于是课前主动地预习课文,大大提高了积极性。这种在互动式的教学中树立榜样的教学方法使“少数学生更好,大多数学生都有收获”。然后在大家都学会后,请学生说说:“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你还想知道什么?......”只要学生愿问、愿学,教师就不必拘泥于教学内容,有的可以在课内小组讨论解决,有的可以课外自己查资料解决。这样学生通过探索解决了问题,对所学的知识才会理解深刻,才会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更好地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利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内容,给学生展示一些新的悬念,激发出他们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并在此氛围下,指引着他们去求知探索。例如:我在教学“WORD”时,首先给同学们展示用WORD编写的一块图文并茂的文档,然后展示给学生们,我们看到的这块版面就是用WORD编写的,非常漂亮是吗?你们认真学了这一章节的内容,也能制作如此出这样漂亮的版面来。通过老师这样的启发,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会很快集中到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于是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四、角色互换式教学--化“学生”为“老师”。

  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应经常进行转换。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每一位教师都面临着即使不断学习也有可能被陶汰的危机。信息传输渠道的多样化,也使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取的信息有可能成为教师的欠缺,因此,敢于做学生的学生是对自己的考验和锻炼。辅导一些学习能力强、表现欲突出的学生走向讲台,使其体验教师的甘苦,自己则在台下看自己设计的教法还需怎样改进,这种角色的体验中可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讲了画图中的“曲线工具的使用”后,让学生练习画红旗。原想学生已学会了曲线工具的基本用法后,这个红旗很好画的,但后来却发现学生的完成过程并不理想。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就请一位学生上台操作,让他边画边告诉大家他是怎么画的,遇到了什么困难?当他说到把握不好曲线的位置时,边上的同学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也是这儿画不好的。你怎么没想到啊?”终于找到问题的结症,于是问题迎刃而解了。我真诚地对学生说:“谢谢你们教会了老师,帮老师找到了问题的原因!”事后我在想:如果我也能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将使学生少走多少弯路啊!

  通过这回当“学生”后,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不再仅仅是“老师”这一角色,而是“老师”、“学生”的双重身份,凡是要求学生做的作业,自己都先做一遍,在备课中不断用教师和学生的眼光去制定、修改教学的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展示教学--化学习为实践。

  如通过网络向全班、全校同学乃至在互联网上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网页、小报制作等;参加各种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比赛,进一步提高自己运用计算机能力,增强自信;在网上交朋友,互相介绍学习体会,互相促进;积极投稿,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培养他们从小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成就感,从而更好地适应激烈竞争社会。

  总之,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作为突破口,进行多元的、别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教师应该经历一种怎样的生活?

  教师生活予以我们的精神的压力,时时让我们悲哀甚至厌倦.....  教师的生存压力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精神状态,已经触击到教育的最深层的弊端.....  有很多人在呼喊.....  我们真的应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吗?

  这仅仅是对教师个体的摧残,还是对学生的摧残?

  上海北郊中学流传着一句口号:“校长让老师工作得快乐,老师就会让学生学得快乐!”.....  这是教师的不负责任,还是无可奈何?

  爱心教育、民主教育,一切美好善良的尊敬、尊重,在强大的升学压力面前,又是多么脆弱-.....  是教育自身的悲哀,还是教师职业的悲哀?是教育的扭曲,还是社会竞争的必然?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能否允许其特殊性?教育的特殊性是否就是不断给给教师加压?一个多么美好的梦想: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社会的精英!

  社会的精英难道仅仅是教育的结果吗?太多的精英身居高层,有助于社会的结构的稳定吗?浪费人才和人才的自我浪费比比皆是,这是教育的成功,还是教育的失败?

  在人们的观念里,上大学是孩子唯一的出路;在政府的行为上,考高分是上大学的唯一途径,什么都可以放弃,千万不能丢弃考试.....  高分与低能却总是相牵相连,作为教师,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因为绝大多数的我们除了教学,又能做些什么?

  其实,静心想想,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百无一用是书生~~~~~~~~~~~~~

  书生就是读书,其他又需要做些什么?

篇2:教师教学心得: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谈

  教师教学心得: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谈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物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三、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喜欢读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看故事课外书,由于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很乐意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不忘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五、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六、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儿童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篇3: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识字教学方法教学反思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物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例如,在开课之初,教师就演示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会意字、形声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三、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让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

  四、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不仅特别爱听故事、还爱讲故事,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掌握一些词语,在讲故事时练习使用,把识字教学寓于有意无意之中,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喜欢读故事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因势利导,经常性地组织、引导学生看故事课外书,由于这种做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都很乐意做。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常常随手把一些学生比较熟悉,字形又不怎么复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对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还适时适度地作一些比较。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不忘提醒学生注意看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它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看到后把它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看似无意、实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学生在无意中复习巩固了学过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这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取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五、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六、自做“识字课本”,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儿童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文本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文本库 wenbenk.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