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导航

石门一中学校简介

浏览:24862022-07-18

  门石一中学校简介

  门石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1年,前身为“z私立z中学”。1953年,学校由私立改为公立,易名为“z省门石县第一中学”,1999年跻身省重点中学行列,2xxxx年9月,学校异地搬迁并顺利通过门石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督导评估,现为门石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从这里,走出了中华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副主任、上将唐天标,门石省原省委副书记文选德,门石省原政协副主席游碧竹,贵州原省委常委、副省长袁荣贵,“闪存盘之父”邓国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等社会名人。

  学校东望洞庭湖,南枕十九峰,携四季春景,彰育人功能。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建筑大气美观,占地面积256933平方米,建筑面积100848平方米,投资2.15亿元。学校现有教学班级75个,在校学生4000余人;藏书10余万册,电子图书20余万册;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微机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齐全;信息化功能具备,所有教室安装了投影仪、电视机、网络终端;生活设施舒适,学生宿舍为8人一间的公寓式,拥有独立卫生间,配备了冷热水系统。

  学校师资雄厚,现有教职工343人,专任教师300人,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0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青年骨干教师7人,市名师工作室1个,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硕士6人。

  多年来,学校以“质量立校、名师兴校、科研强校”为办学理念,以“团结进取、求实拓新”为校风,以“敬业务实、善导求精”为教风,以“勤奋严谨、博学多思”为学风,管理过程突出“四个第一”:以质量为第一标准,以机制为第一动力,以模式为第一要务,以师生为第一资源。教学追求高质量,教研追求高水平,管理追求高效率,服务追求高标准,队伍追求高素质。2xxxx年以来,教育教学取得辉煌成绩,共有90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2xxxx年高考金弦同学夺得省文科状元,2xxxx年高考彭拓嘉同学夺得省理科状元。其中2xxxx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8人;2xxxx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8人,香港中文大学1人;2xxxx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7人;2xxxx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11人,香港大学1人;2xxxx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11人;2xxxx年高考一本上线率达57%,二本及以上上线率90.49%,清华、北大录取7人,985大学共录取153人,211大学共录取405人。2xxxx年起连续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推荐资质,2xxxx年起连续获得清华大学自主选拔“新百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2xxxx-2xxxx年连续被评为“常德市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优秀单位”、“常德市学业水平考试优秀单位”。

  全体教职员工发扬“严于管理、精益求精、激情满怀、开拓创新”的门石一中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多次受到表彰。学校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省“安全文明校园”、省“优秀事业单位”、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中学系统先进基层党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绿色园林学校”、省“模范教职工之家”、省“卫生质量信得过单位”、省“食品卫生管理先进单位”、省“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网站系统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酌悠悠澧水同争辉,倚巍巍壶瓶共比高。门石一中人正以“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雄伟气魄向着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目标大步迈进。

篇2:民办中学附属学校简介

  民办中学附属学校简介

  广东z中学附属z学校(简称z附中)是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由广东z中学(简称z)与广州z集团有限公司属下广州z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强强联手于2xxxx年共同创建的民办完全中学,是广东z中学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管理的附属学校,是广州市区内少有的专门为发展教育文化征地建设的学校而非楼盘配套学校。

  学校无论建筑风格、环境布局还是设施配置无一不匠心独运,深具“外传统,内现代”的文化底蕴,处处充满“有教无类”的人文关怀。学校占地108亩,设施设备的配置优于省一级学校标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合理,功能齐全。拥有教学楼、z楼、信息楼、体艺楼、行政楼、图书馆、体育馆、宿舍楼、饭堂等13栋楼宇;田径场、游泳池、千兆校园网,理、化、生、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语言z室,地理、历史专用室、报告厅和综合电教室等一应俱全;生物园、地理园、烹调室、陶艺室、书法室、合唱室、舞蹈室、跆拳道训练室、心理咨询室、气象站、25间钢琴房以及省内第一家较大规模的校办科技馆等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全方位人才提供了更好的场所。

  学校传承了广东z中学的文化精神和教育教学的管理模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育人理念,以“知、爱、能、品”为育人目标,追求“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宗旨,让孩子们成为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学有所长、身心健康的中学生,是学生晋升优质高中和名牌大学的桥梁。

  学校的高级管理团队及学科骨干教师来自广东z中学:校长由现任广东z中学校长、特级教师z兼任;常务副校长由年富力强的广东z中学校长助理z担任;副校长由原广东z中学的校长助理、工会主席z和原广东z中学教学处主任z担任;荣誉校长由原广东z中学校长、广东z中学附属z学校首任校长、特级教师禤锦科以及原广东z中学教导处主任、广东z中学附属z学校第二任校长黄玉凤担任。经严格筛选的优秀专职教师有两百多人。现有66个行政班,在校初、高中学生达两千多人。

  学校已形成了依法办学、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管理体制;走出了德育为先、评价激励、校本培训的教师发展之路;开创了以生为本、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全员德育特色;努力实践了集体备课、有效教学、校本教研的教学模式。我校学生参加广州市z区主要学科的统考,平均分一直名列前茅;历年参加广州市高中招生统考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截至2xxxx学年止,我校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64人次,省级奖项423人次,市级奖项629人次;其它奖项737人次;我校教师共获得国家级奖项33人次,省级奖项70人次,市级奖项103人次;其它奖项113人次;学校集体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3项,市级奖项18项,其它奖项33项。

  自2xxxx年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以来,我校中考成绩在学生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总分平均分连年稳步提高。2xxxx年的中考,我校再创辉煌,在广州市700分以上学生人数减少13.5%的情况下,我校700分以上学生人数仍然增加7.7%,达到238人;成绩达到提前批录取高分保护线学生295人,占总人数48.6%,91%的学生达到示范性高中录取分数线。2xxxx年高考我校首届高三毕业生不负众望,首战告捷,重点本科上线率达18.8%,在z区位居第二。本科上线率62.39%,大专上线率达99.14%。大大超出广州市各批次上线率。良好的校风、精细的管理、优良的教学水平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在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学校的办学成绩已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实现“办中国最好的民办学校之一”的既定办学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篇3:实验小学学校简介

  实验小学学校简介

  百年实小名震巴蜀,不仅培养出了共和国总理,还成就了数以万计的社会名流、各界精英。随着成都市城区的扩大,为了让成都市实验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和家长,由青羊区区委、区政府统一规划,青羊区教育局统一部署,成都市实验小学率先实现“名校西移”战略,在西三环光华大道旁新增一个校区--投资总额超过2000万元的西区。

  “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发展奠定基础。”实小西区优美的育人环境、温馨的人文关怀、一流的教学质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百年实小的教育积淀,将为每一个学生成功人生的起步做好各方面充分的准备,为学生享受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西区占地30亩,建筑面积一万余平米,全欧式风格的教学楼大气而厚重,园林化的校园环境美丽清雅,200米环形跑道围绕着铺设人工草皮的操场。学校还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36间现代化智能教室连通了国际互联网、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12间各学科功能教室设施齐全、富有特色,罗马议事厅、俄罗斯图书馆更为学校凭添欧陆古典风情。有别于本部的一点是,西区还设有宽敞明亮、温馨美丽的住宿部,营养配餐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精心照顾给予孩子最贴心的呵护。

  西区致力于打造一支一流的教师团队,除了成都市教育专家陆枋、成都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向尧等一批名优教师加盟。目前,实小本部已抽调十余名各科骨干教师搭建起了西区一流的教师团队,下一步还将从本部、本区乃至省内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壮大西区的师资队伍。

  西区虽然传承百年实小深厚的文化底蕴、成熟的办学理念以及现代的管理模式,但决不是对本部简单的克隆和翻版,西区有自己的优势、特色和亮点。西区将以生命教育作为主线,倾力打造一所让生命更加美好的一流学校。

  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学校成立的“新星少年俱乐部”为学生们搭建了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的平台,活动项目纳入课程体系,保证课时,保证师资,还聘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指导。2xxxx年11月,学校承办了以“为了生命的美好”为主题的青羊区新星少年俱乐部现场观摩活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等各级专家、领导莅临指导,对学校着眼于生命的教育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2xxxx年3月20日,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一行视察学校,他们对学校优美清雅的环境和完善的硬件设施赞不绝口,对学校细致入微的文化建设也非常称道,而学生们昂扬的精神面貌与精彩的表现也让大家由衷地感叹优质的教育真有改变人生的力量。

文本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文本库 wenbenk.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