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导航

实验小学食品安全投诉处理制度

编辑:文本库2023-11-21

  工作中很多场合都离不开,正常情形下相关的内容与格式是怎样呢?以下是www.wenbenk.com精心整理的实验小学食品安全投诉处理制度文章,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验小学食品安全投诉处理制度

  为做好食品安全投诉处理工作,保障师生用餐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在食堂餐厅设立监督公告栏、校长信箱、举报信箱,公布监督电话,以便接受师生的投诉。

  2.学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收集投诉意见,及时召集食堂管理负责人开会对食堂安全工作进行分析和督促整改,从而加强食堂管理工作。

  3.接到师生投诉食品感官异常或可疑变质时,应及时核实该食品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撤换,同时要求做出相应处理,并对同类食品进行检查。

  4.接到师生投诉食堂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差时,要通过调取监控、找相关人员谈话等途径了解相关情况,情况属实的,要对从业人员进行批评、教育,同时加大对食堂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5.对被师生投诉的事项,经查实有违反食堂管理制度要求的,对有关责任人追究相关责任,并在学校橱窗、公示栏等张贴公示,处理结果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对经教育拒不整改或有严重工作失误的食堂工作人员(单位),依法依规解除聘用关系。

  6.及时把处理意见反馈给投诉人,征求投拆人的意见,直至满意为止。

  7.如有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对学校食堂进行投诉的,学校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封存问题食品,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分管领导,同时向当地卫健、教育和公安等部门汇报。

  (2)立即将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待确认后交予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卫健、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健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卫健部门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篇2:实验小学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实验小学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为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保障师生饮食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按规定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2.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按有关规定为学校食堂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严格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项目进行经营,并在食堂显著位置悬挂或者摆放许可证。证件到期的按规定及时换领新证,有事项变更的,要及时办理换证手续。

  3.建立健全并落实校长陪餐制、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等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结合学校实际,对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定期修订完善。

  4.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督促指导食堂工作人员在入职前办理健康证,并将健康证放在学校食堂显著位置进行统一公示。无法办理健康证的一律不得录用。定期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确保食堂所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安全上岗。健康证到期前,要督促工作人员及时办理新健康证。

  5.督促指导食堂工作人员在入职前,接受岗前培训,熟练掌握岗位职责、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考核不合格需重新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平时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做好培训记录和考试记录。

  6.落实晨午检制度,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每天对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发现有发热、腹泻、咽部炎症等病症及皮肤有伤口或感染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人员,暂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必要时进行临时健康检查,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7.要从设备清洗消毒、维修保养校验、原料采购至供餐全过程控制管理、餐具饮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等进行全程监督检查。

  8.每学期在师生中开展食堂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普遍反映问题集中进行整改,促进食堂提高饭菜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9.定期组织食堂开放日活动,开放日期间,不能让家长随意进入食堂操作区域,应通过监控视频让家长了解食堂管理情况,提出宝贵意见,不断改善提升食堂饭菜质量。

  10.定期检查维护食堂的各项设施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设施设备安全运行。

篇3:实验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师生用餐安全,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负首要责任,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和其他具体负责相关工作的食品从业人员负直接责任。

  二、明确工作职责

  明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定每个岗位从业人员安全职责,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规范建立学校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定期接受培训与考核,学习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

  三、强化准入管理

  1.学校食堂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严格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项目进行经营,并在食堂显著位置悬挂或者摆放许可证。证件到期的按规定及时换领新证,有事项变更的,要及时办理换证手续。

  2.学校在招聘食堂工作人员时,在确定拟聘用的食堂工作人员名单后,应到属地公安机关进行涉罪信息审查,对曾因故意犯罪被刑事处罚的、曾被强制隔离戒毒的、曾被行政拘留的,坚决不予聘用。

  3.学校建立并执行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督促指导食堂工作人员在入职前办理健康证,并将健康证放在学校食堂显著位置进行统一公示。无法办理健康证的一律不得录用。健康证到期前,要督促工作人员及时办理新健康证。

  四、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食堂建立健全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维修保养校验、原料采购至供餐全过程控制管理、餐具饮具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等各类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定期修订完善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并督促其落实。

  2.建立落实校长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学校建立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制度,利用公共信息平台等方式及时向师生家长公开食品进货来源、供餐单位等信息,组织师生家长代表参与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的管理和监督。

  4.学校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确定食品安全自查项目和要求,建立自查清单,制定自查计划。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5.食堂实行封闭管理,及时关闭食堂出入口,非食堂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入内。

  6.学校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在餐厅或校内其他公共场所安装监控屏幕,接受学生及家长的监督。明厨亮灶视频存储时间不少于90天。

  7.学校加强对家长开放日的管理,开放日期间,不能让家长随意进入食堂操作区域,应通过监控视频让家长了解食堂管理情况。

  8.采用集中配餐方式提供学生用餐的,配餐企业必须取得营业执照和集体用餐配送资质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学校要按规定与配餐企业签订规范的配餐合同,对食品安全问题及责任进行明确界定。配餐企业必须采用封闭式专用运输车辆和专用密闭运输容器,并按要求定期做好清洗、消毒。食品烧熟到食用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食品温度要达标。

  五、加强应急管理

  1.学校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期进行修订完善。定期开展食物中毒应急处置演练和预防食物中毒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一旦发生集体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等安全事件,要立即启动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各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应立即按照预案的责任分工进行应急处置,在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立即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处置。紧急情况下可直接拨打110、120等电话。

  3.学校食品安全事件要依法依规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篇4:实验小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实验小学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分项预案

  (四)公共卫生类

  2.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教育部《关于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最大限度的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害,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全方位预防:在学校食堂出现师生食物中毒和其他食品安全事故时启动本预案。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按照校长统一领导、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各司其职。

  3.及时反应、快速行动。对学校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态发展,有效开展救治、处理及整改工作。

  二、事故分级

  按食品安全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范围,将食品安全事故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

  三、救助体系

  (一)学校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组成及职责如下:

  组长:XX

  职责:全面负责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工作,视情况做出启动应急预案的决定。

  副组长:XX

  职责:负责事故的现场救援、调查处理和善后工作。

  成员:XX XX XX 年级组长 各班主任

  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分别由教导处、总务处、各年级组长组成。

  (二)一旦出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由校长启动以下各个领导小组全力投入救援工作。

  1.应急指挥小组

  主要由领导小组正副组长组成,迅速到达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控制局面,阻止事态扩张,并制定处理措施,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组织力量救援。

  2.医疗救援小组

  组长:XX,成员:XX、各班班主任。立即组织受伤人员去医院救治,配合医院的救治工作,追踪了解伤情动态,接待受伤人员家长,做好安抚工作,防止出现过激情况。

  3.现场控制小组

  组长:XX,成员:各年级组长。要控制现场,维持秩序,劝离无关人员,防止出现混乱局面,排查其他受伤人员,组织力量送往医院,接待家长,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4.后勤保障小组

  组长:XX,成员:总务处人员。要做好后勤支援工作,配合医疗、防疫机构进行现场消毒、取样分析等工作,为现场领导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5.资料信息小组

  组长:XX。对事故全过程的书面报告、整理取证材料、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及时完成完整的书面材料逐级上报。

  四、运行体系

  (一)监测

  学校经常对食堂卫生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避免事故发生。

  (二)预警

  加强对学生食堂的卫生监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档案,对可能导致重大、较大、一般食品安全事故的预警信息进行及时分析上报,做好应急工作。

  (三)报告

  按照食品安全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四)报告程序

  1.初次报告:报告事故简要经过以及直接经济损失估算等。

  2.阶段报告:根据事故处理的进程或上级要求随时上报。

  3.总结报告:对事故的发生、原因分析、鉴定结论、处理意见、防范措施做出总结报告。

  五、应急响应

  1.分级响应:对于特别重大、重大、较大食品安全事故,根据不同级别,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有效的开展救援工作。

  2.应急措施: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上级领导的统一指挥下,按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现场救援和处置工作。

  3.紧急处置:当事态出现急剧恶化的情况时,及时制定紧急处置方案,报请上级领导同意后,迅速采取紧急处置措施。

  4.应急终结:食品安全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现场测评确无危害后,学校应提出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并报请上级领导批准。

  六、应急保障

  1.信息保障:学校建立食品安全专项信息报告制度,负责信息的收集、上报、处理和传递工作。

  2.医疗保障:建立校医疗室,成立食品安全事故救治小组,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

  3资金保障:学校从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的经费,专门用来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

  七、安全教育

  学校对全体师生要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篇5: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校建立食品卫生安全主管领导负责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人员。

  二、学校食堂在取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放的有效食品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办。

  三、学校食堂实行承包(托管)经营等形式的,应当选择具有有效营业执照和食品卫生许可证的餐饮企业提供餐饮服务,并与其签订合同。如不能达到安全和卫生要求的,学校应当予以更换。

  四、食堂员工必须每年一次定期体检,并持有效的健康证上岗工作。平时应当接受卫生知识培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个人卫生,工作前做到洗手消毒和佩戴口罩。

  五、采购食品应当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实施:

  (1)食堂采购实行领导负责制,指定专职采购、验收人员。并实行组长负责制。

  (2)采购原料必须做到无害无毒,不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动植物及有碍人体健康的原料,不使用无商品名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存期等不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的食品原料。

  (3)采购食品原料时必须向供货商索取卫生许可证及产品检验合格证。不得擅自采购来历不明的食品。杜绝加工销售掺杂作假、以劣充好的伪劣食品,采购的原料须有专业人员验收质量和数量,并做到每天一次性配好中、晚餐原料。

  (4)配菜中心的报价和自行采购的发票都必须写明品种、数量、单价、金额。报价、发票应当与当天的菜单相符合。

  (5)食品原料必须做到分类存放,生熟分开,并做好防尘、防蝇、防鼠、防潮。加工熟食品应当洗手消毒,佩戴口罩,使用售货夹。

  (6)加工蔬菜做到反复漂洗,避免蔬菜污染,预防引起食物中毒。

  (7)生熟食品分开存放,每天留样保存48小时,并标明时间,菜名,留样人员等。生熟砧板要分开,摆放食品和厨具要规范、整洁、有序。

  (8)餐具要有专人负责,做到安全卫生,使用前必须进行消毒。

  (9)食堂应当保持卫生、整洁、无异味、无虫害、地面无积水、污物,垃圾桶随时盖严、并及时清理,定时进行大扫除。

  (10)脱排油烟机和烟道要定期清洗,厨房必须配全消防器材。非食堂工作人员严禁进入厨房。

  六、饮水卫生应当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实施:

  (1)学生的饮用水由学校卫生教师负责管理。

  (2)提供给学生的饮用水和饮水设备必须具有卫生许可证。

  (3)由总务处负责,卫生室监督,每学期定期做好饮水机内部消毒清洗工作,做好工作记录。

  (4)要求学生每天带好自用的水杯,不得使用公共水杯。

  (5)各室饮水机日常安全检查由各室老师负责,发现问题必须即刻向总务部门汇报,教室中禁止使用饮水机加热功能。

文本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 电脑版

© 文本库 wenbenk.com版权所有